前言配资股票
近日,揭露二战期间日军侵华罪行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在海外一经公映便迎来爆火,许多人都因为这部电影第一次了解南京大屠杀,并因为影片哽咽落泪。
许多人在为《南京照相馆》取得成功而高兴,在为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同胞落泪的时候,不禁想起用一部《南京大屠杀》揭露历史真相的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以及她之前说的那句:“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对《南京照相馆》,外国观众给出了怎样的评价?而现在的日本,又会给出什么样的反应?
爆火背后:影片遭受“抵制”,和张纯如相似的遭遇
《南京照相馆》在海外公映之后已经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部电影还让外媒给出了\"必看的历史正义之作\" 这样的评价,目前只有很少的中国电影取得过类似的高度评价。
更重要的是,很多外国人是通过这部电影,才第一次知道日军侵华期间,还犯下过南京大屠杀这样的罪行。
也是通过这部电影,西方国家很多人才知道原来二战时期不只是有犹太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远在东方的中国人同样在遭受惨无人道的折磨,在忍辱求生而不得之后,才奋起反抗。
这样的一部影片,一定会让让一些人感到恐惧,这些人是什么人呢?就是日本的右翼群体,还有那些收了日本右翼群体的钱,或者忘记了自己的祖先和同胞遭受的苦难,心甘情愿为日本右翼群体发声的人。
在平时的时候,他们在国内宣传日本文化,在网络平台上各种夸日本。
当《南京照相馆》《731》要上映之后,他们开始大量投诉这些电影,说这些电影是“宣扬民族仇恨”“消费民族情绪”;
还说这些电影充斥着“低俗”“暴力”“血腥”的内容,总之就是想尽办法要阻止这两部电影上映。
但是他们这些人数典忘祖,我中国可有的是爱国的热血青年,为了“护送”《南京照相馆》《731》这两部电影能够如期上映,爱国网友们在网络上和这些卖国贼,日本右翼群体的走狗展开了持久的“舆论战”。
平常在网络上嘻嘻哈哈的网友们这次认真而团结,终于迎来了《南京照相馆》的上映和《731》的定档。
这个时候,日本右翼群体和他们的走狗很明显气急败坏了,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开始大量、集中地投放这样的言论:“有钱人家孩子暑假日本旅游;没钱人家孩子暑假看《南京照相馆》。”
或许是过于气急败坏,所以这次组织和幕后操纵的目的太明显,像复旦大学教授沈逸这样的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散播这些言论的人就是汉奸!
所以这次《南京照相馆》能够上映,《731》可以定档,是中国爱国网友的一次大胜利,日本右翼群体和中国一小撮汉奸的总溃败,《南京照相馆》傲人的票房成绩和在海外的热播,这不仅是《南京照相馆》台前幕后全体工作人员的骄傲,也是所有爱国的中国人的战果。
但是,这样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日本右翼群体的力量依然是强大的,曾经有这样一位爱国的女作家张纯如,她就是因为在全世界面前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结果被日本右翼群体逼得自杀身亡。
斗士张纯如:要日本驻美大使公开道歉
张纯如是美籍华裔学者,她的成名之作就是《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
在这部书出现之前,西方史学界研究二战这段历史时,说起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提起的都是纳粹德国对犹太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虽然他们引用的史料中也会有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部分,却从未有学者真正重视过南京大屠杀。
张纯如就是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她觉得现实不应该是这样,也不能一直是这样。于是他决定,要写一部专门系统介绍南京大屠杀的书籍。
但是张纯如从出生开始就出生在美国,为了自己能够融入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她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并且在自己写作的房间的墙壁上钉满了南京大屠杀的照片。
在搜集史料的过程中,张纯如发现并且整理了大量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一手史料,像后世著名的《拉贝日记》等重要史料,都是张纯如发现的。
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太过于沉重了,所以在写作这部书的时候,张纯如就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后来这部书终于付梓,并且发行一个月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按理来说张纯如可以松一口气了。
不过,张纯如的著作让日本右翼群体恐惧,仇恨,他们开始频繁给张纯如寄恐吓信,让张纯如的精神压力更大了。
但张纯如从来没有因为恐惧而退缩。1998年,张纯如在一档电视节目上和时任日本驻美大使的齐藤邦彦连线,现场要求其就南京大屠杀公开道歉。
可是张纯如生活的环境毕竟是美国不是中国,二战之后日本又是美国的盟友,所以日本右翼群体对张纯如几乎一直是极限施压,在日本右翼的折磨下,张纯如患上了重度抑郁症,最终在2004年用自己的手枪自杀,年仅36岁。
她留下的遗书中有这样的话:“我觉得被CIA或者别的什么组织盯上了”、“我走在街上被人跟踪,无法面对将来的痛苦与折磨。”
结语
从张纯如写出《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到张纯如自杀,再到《南京照相馆》、《731》被举报,被抵制上映,再到电影和观影者被抹黑,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不仅仅是守护和平需要力量,守护真相,揭露真相,同样需要力量。
张纯如留下的那句“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希望不要一语成谶!
保利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